本報訊(記者 何晴 通訊員 胡笑宇 文/圖)“現在一到傍晚,人多得很。以前,誰來這玩???”“那可不,多虧了政府的支持!下大雨再也不用擔心坑里發(fā)臭了。”8月8日傍晚,在周口中心城區(qū)西大坑公園游玩的群眾向記者談論著西大坑的前世今生。
西大坑曾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臭水坑。天氣炎熱時,傾倒的污水和垃圾讓這里蠅蟲紛飛,附近居民都苦不堪言。“這個水坑臭氣熏天,一下雨,那味更難以形容。那時,我住這附近真受罪?!本用裨S亮笑呵呵地說,“最近連著下雨,你聞聞是不是沒有一點臭味,附近也沒積水。這邊環(huán)境一變好,我也不想搬走了?!?/p>
作為周家口南寨歷史文化街區(qū)保護更新項目中的重要節(jié)點工程,西大坑煥然一新的關鍵在于科學的規(guī)劃和設計。以雨污分流、水系匯流、提升水質、常綠打底、片色成景為設計理念,更新改造后的西大坑,蓄水容量提升至原來的3倍。為了豐富公園景觀,提升整個公園的層次感,設計團隊通過暗渠從沙潁河引水入園,依托地勢走向設計成一個小型瀑布,水入園后經瀑布流下,流經小橋后匯入池中,實現引活水入池,極大改善了西大坑的水質。該公園還與周口人民公園落花湖相通,向北經泵站及排水道排出,最終流入沙潁河,形成了科學有效的排水網絡。
周家口南寨歷史文化街區(qū)市政項目設計負責人介紹,公園東北側新建的泵站可顯著提升周邊排水防澇能力。暴雨天氣,雨水能夠迅速通過地下管道匯聚到泵站進行過濾凈化,再及時抽排到沙潁河,緩解城市內澇的壓力,保障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。
昔日“臭水坑”變身今日“歡樂園”。更新后的西大坑,蓄水容量大幅增加,同時增設了籃球場、親子互動娛樂區(qū)和健身區(qū),這里已然成為周口市民又一休閑娛樂的好去處。②10